眼看书 > 滴墨青藤文集 > 旅游小札

旅游小札

眼看书 www.yankanshu.so,最快更新滴墨青藤文集 !

      浙江归来已数日。但一闭目,依然是青的山绿的水、粉的墙黛的瓦,似乎自己依然游弋在那别样的风景中。

    我总觉得,我们江苏苏州的风光恰如温婉蕴藉的女子,而那越地风光恰如飘逸洒脱的士人。越地多山,有山便见得风骨,见得些许刚性,而这里的山不见得高大,并且一律是清丽的面目,刚性里见得几分柔性。越地也多水,有水便见得灵动,这里的水宛如飘带在青山间盘绕,也能让人联想到先前西施浣洗的一条条纤柔素纱。

    越地的山山水水总能在脑海里幻化出王羲之、谢灵运一类的飘逸高举的文人雅士,不似吴地唐伯虎一类文人的游戏尘世的甜糯娇憨。

    想来好笑,我们对于异地的风光,总会急于表达自己肤浅的印象,恰似对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我们总是急于评头论足一样。这是危险而可笑的行为,但不吐不快也是人的天性,且不估计其他。

    一、南洵遗韵  

    碧水盘绕,小桥高耸,粉墙黛瓦,飞檐错落,傍水筑宇,沿河成街。这是外观的视觉感受,总能让人想到“小镇千家抱水园,南洵商贾舟中市”的那句经典评语。

    这里的建筑外观线条流畅,色彩以灰白、青黛为主,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升堂入室,令人惊讶不已,这里却是中西文化的巧妙融合。庭院深深,幽径深巷,木刻砖雕,风火小墙,这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范式,而一面面雕花玻璃彩窗,一面面铸花铁雕栏,一个个拱券门头,这是西方建筑的风格。

    原来这里的主人,大多明清时代的商贾,走南闯北,思想活络。尤其近代,他们在欧美市场纵横叱咤,接受全新的西方思潮,大胆而自信。

    游了张石铭的懿德堂,这里是中西文化艺术的典藏。东方的木雕砖雕石雕极其精美,印象很深的是那荷叶石雕门额,极像风干多年的几面老荷叶。这里也有世间仅存的法国手绘刻花玻璃,是主人在法国定制的菱形蓝晶玻璃,据说当时价值是一两黄金,更为奇妙的是历经百年风雨,无人擦拭却纤尘不染。这里还有舞厅,还有法国风景油画,还有法国地砖。很难想象那时的中国正是男人拖着长辫,女人裹着小脚,而这里却是别样的天地。可以让人感受到房屋主人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而留下几多印记。

    游了刘镛的小莲庄,感受到传统思想和时尚理念、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艺术形式的碰撞和磨合。这里体现了一种包容性。

    游了刘承干的求恕里,忘不了那“鹧溪小隐”门楼上的栩栩如生的小兽,还有那厅堂上“凤穿牡丹”木雕。

    还游了刘承干的嘉业堂藏书楼。书楼主人刘承干曾被鲁迅先生戏称为“傻公子”他是近代藏书家和刻书家。他是刘镛的孙子,拥有雄厚的家产。他在小莲庄西侧置地20亩,斥金12万,自1920年破土至1924年落成,花了五年时间,建起这座园林式书楼。书楼的底楼东三楹为“宋四史室”内藏宋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还有书楼自印书籍样本和木刻印板。那黑乎乎的形同砖块的木刻印板载负着沉甸甸的文化重量似乎令书架难以承受。

    藤蔓,池藻,怪石,亭子。这是藏书楼所在的园内的独特景观。可以想象这里是吟唱啸歌的清幽之地。

    园中有三块奇石。其中一块,中有圆孔,吹之如虎吼。是晚清国相阮元故物,据说刘承干以500银圆从述园主人朱氏处购得。上有阮元书写的“啸石”二字。

    从藏书楼出来在门口店面够得二书,其中一本是张静江传,另一本是南洵遗韵。随手翻阅,才知道这里商贾以贩卖生丝发迹起家,以才力被当地百姓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狗”民间还云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洵半个镇”可见这里的商贾是多么的牛了。

    还了解明代这里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称,历代进士达40人,宋明清南洵籍京官达56人,南宋至民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达80多人。

    还了解著名的“叔萍奖学金”又是我国最早的希望工程“四象”之一的顾福昌的曾孙顾乾麟先生秉承其父亲叔萍公“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于1937年在上海创办,扩展到北京、湖州、南洵,并一直延续至今,是奖励范围最广,也是迄获奖人数最多的奖学金。

    而那张静江先生竟倾其家产全力支持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又是何等的襟怀。

    南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历史上,这里的走出来的人有很大的气魄。他们心胸开阔,包容,爱国,是具有先进意识的儒商。

    还买了一把折扇,上面有南洵“四象”之一刘镛写的字迹“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只是读书”想来大概可以用来概括南洵儒商的精神要义了。

    摇一摇折扇,满面别样的清风。回首南洵,那河岸边高低错落、凹凸有致、粉墙黛瓦的百间楼是一幅绝美的江南水墨画,氤氲着一个个被时光冲淡了的记忆。

    二、苏堤疾步

    苏堤适宜漫步,以“苏堤疾步这样的标目,非但大煞风景,而且是罪莫大焉。对于绮丽柔和的风光,应当不断地驻足、玩赏、吟哦、低回。但导游只给一个半小时的时限,那只能走马观花了。

    很早就读过苏东坡写西湖的诗,也看过张岱西湖梦寻一类的书籍。也在模糊的印象里,早就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城是人间的天堂,而那西湖又是西施的幻化,自然美得让人难以描摹。

    从岳王庙方向,放眼西湖,是涣涣的一湖碧水,心胸顿然阔开。东西、南北两道绿色长堤把浩大的西湖格出几面,中间的水面是主体依然浩大无边,近岸一带荷叶高举,莲房拳簇。

    东西方向的是白堤,比较短促些,远看只是一片葱茏的绿影。而南北方向的苏堤显得更长,据说将近3公里的长度。一个多小时的时限,我们也只能选择了苏堤,放弃了白堤,我很遗憾不能去白堤苏小小墓前驻足一番凭吊一番,只能追随“游行”的队伍向苏堤进发。

    在苏堤上急急的走着,阔道两边夹种香樟柳树一类的树木,两边都是翻着粼粼碎波的湖水。下午到杭城时,天气炎热,达37c,而苏堤却是习习凉风撩乱游人的发丝与衣襟,深深吐纳一番,肺腑润开,一股清新的气息,心灵也宁静了许多,恍惚间,似有“浴乎沂,风乎舞雩”之感。

    这长长的绿堤,真是浩大的工程。记得看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描述东破先生当时为杭州太守,眼见的西湖中水生植物在泥中纠缠生长使湖底上升,湖水变浅。预言湖水不治理二十年后野草将覆盖整个湖面,杭城老百姓就失去淡水资源。便于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4—5月间多次上表于朝廷。对东坡恩宠有加的皇太后很爽快地恩准,并拨款一万七千贯,苏轼还凭个人的魅力在地方筹得一万七千贯,总共三万四千贯。

    东坡组织数千工人和船夫,费时四个月清理完毕湖中的水草淤泥,而这堆积如山的杂物又让东坡烦恼不已。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到废物巧用,可以筑一道湖上长堤。长堤可以供人行走,增加湖面之美感,还可以大大缩短湖面的距离。

    如今这条绿树成荫的长堤,更为整饬,美化。想到张岱西湖梦寻里记述:当初东坡“夹植桃柳,中为六桥”还说宋南渡之后“湖水漱啮,堤渐凌夷”到明代正德三年,郡守杨孟瑛重新修建苏堤“高二丈,阔五丈三尺,增建里湖六桥,列种万柳,顿复旧观”嘉靖十二年县令命令案情较轻的罪犯种桃柳来赎罪,一时间“红紫灿烂,错杂如锦”后来遭兵火,砍伐殆尽。万历二年,盐运使朱柄如又“复植杨柳,又复灿然”

    看来苏堤也是命运几番浮沉,好在后世官员都精心守护东坡先生留下的这份遗产。这条湖中大堤已经积淀着世代精神内涵,它成功地载负着丰厚的文化信息。而眼前的这宽畅整饬的大堤也当是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吧。

    堤上疾步,怀古思绪也只是一闪而逝,不由感慨东坡先生给后人的恩惠又何止如此!

    一边急匆匆地赶着,一面想着东坡先生对后世的种种恩泽,一面近赏远眺。突然,狂风大作,柳丝乱舞,天色阴暗,北边的天空雷声隐隐。一两点雨滴凉凉地落在脸颊上,湖面波涛涌簇,逐浪连连。

    我真渴望痛快地下一场大雨,然后便是小雨霏霏,那样才有“半烟半雨溪桥畔”的诗境。可是雨终究没有下下来,这只是一阵急惊风。不禁想到我匆匆游玩何尝不是似一场急惊风呢。

    一直到“花港观鱼”处,欣赏一碑上康熙皇帝俊朗的字迹——“花港观鱼”据说康熙只留下两处墨宝,一处绍兴兰亭那块“祖孙碑”一块便是这“花港观鱼”康熙皇帝不似其孙乾隆皇帝喜欢到处留墨,只是情不自禁,才泼墨挥毫,因而,康熙的字弥足珍贵,不似乾隆滥而极贱。再看那潭水里红鱼很多,万头齐聚,摇尾优哉。

    看看时间,时限似到,不可再行,只得匆匆竞走式的往回赶。想来这样的游玩真的没有涵咏的兴味。

    再仔细想来,现代的旅游何尝不是如此,只是看一眼,没有时间坐下来思考玩味。反倒羡慕起古人,他们骑着毛驴,一路的行吟,优哉游哉。那是才是真正的观赏。

    这样行色匆匆在苏堤上赶路,是称不上游玩的,只能叫游走,而队伍庞大叫“游行”似乎更恰,一笑。

    三、钓台印象

    对浙江的富春江,可谓神往已久。缘于曾读过南朝吴叔庠的与朱元思书,其中“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语句一直在心际飘转,让我魂牵梦绕,欲罢不能。另外是读过郁达夫先生的钓鱼台春昼才知道这江边就有着严子陵的钓台。

    从桐庐的七里泷口乘着游轮一路的泛游。导游说这一带就是著名的小三峡。我站在游轮上四下观望,只见两厢青山裹束着江水,似乎有点三峡风光的印记。

    我曾于1995年游过长江三峡,也游过长江上的大宁河,即长江上的小三峡。有了对比,就没有了惊喜。这里的山自然没有巴蜀一带的峭拔,这里的水也没有长江三峡的野烈。但这里江山却涂抹着一层幽静柔和色彩,能把人不平的心绪抹得服帖,完全是另一种美——一种冲淡之美。

    令人遗憾的是这里的水微微泛黄,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清澈。游玩前曾温习一番吴叔庠的与朱元思书,那“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让我欣喜不已,庆幸就要看到“千丈见底”的景象了。而眼前所见只能让人哀惋低回,心痛不已。不仅如此,这江面还漂浮着零乱不堪的水葫芦,使人的心绪一下子躁热起来。但转念一想,不就是像我这类极俗的游人,来来往往把这一片幽静的天地搅扰得七零八落的吗?

    船行不久,便减速靠岸。江岸青山峭然而起,挡在面前,把人的视线拉得老高。山脚水边是一带狭长的地带是一排极其古雅的飞檐廊阁。推想这里大概是“严子陵钓台”了。果然,临江的墙面上赫然书写几个苍劲篆字——“天下第一观,严子陵钓台”

    背山面水,这里是极其幽静的,这山这水足以把世俗的种种侵扰隔离到一边。想来这严先生正会选择隐栖之地呢。

    恍惚间,时光逆转,山脚几椽茅屋,烟雨迷蒙,江面袅绕烟雾,一蓑羊裘,一根钓竿,一个岩石般的背影。

    钓竿下,这缓缓的江水,荡涤了世间是是非非,隐现着岁月流逝的微痕;身背后,这嵯峨的高山,始终以静默之姿注视云起云落,昭示一种超拔脱俗的精神高度。

    突然想起,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赞美严先生的句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便觉得这几句妙绝不过,把这山这水这云这风这严先生几者绝妙的关系揭示出来了。

    这钓台碑刻很多,形成一个回旋曲折长廊。历史上足迹所至,有长长的一串:李白的,孟浩然的、范仲淹的、苏轼的、陆游的、李清照的他们都留下才气十足的诗文。

    不由遐想,历代文士为何要不远千里到这块狭小的江天间寻觅子陵先生的足迹?

    我想,大概在这里可以解读出子陵先生对山水自然至性的追求:不为名利牵绊,远离是非,无欲则刚。而在封建时代,在出世与入世两端游移苦闷的心灵,大概终究不能完全忘情尘俗,也只能把严先生拟作出世精神的象征,表达对独立人格的向往。世代的文士步履至此显然是对这种精神的一种发自心灵的膜拜。

    步入严先生祠堂里,几个穿着皂袍的道士,让游客抽签烧香,大说严先生可以保佑富贵平安。一道士拦着我说:“看你面相不错,烧一炷高香让先生保佑你高升。”身边游客说:“严先生本是淡泊名利的人,怎会保佑人升官发财。”不料那老道竟说:“社会在变,像你们这样个性是吃不开的。”

    想来,旅游景点总少不了这样的伪道士假和尚来点缀,他们尽管披着袈裟道袍却是一副世俗的嘴脸,真是让景区减色不少,我自然地联想到这恰如江面那零乱的水葫芦,总不免让人心绪烦乱。

    一路蹬着石级,一路欣赏碑刻。登上桐山山顶,放眼一望,碧水如带,山外青山,清新的气息拂面而来。

    再盘点一番,富春江之行。这里没有看到想象中小三峡的风光,只看到黄浊的江水,凌乱的水葫芦,还有一副世俗嘴脸的老道,这倒让我心灵产生一道强烈的落差了。

    四、大奇山中

    从未听说过大奇山,不禁疑惑:这山奇在何处?

    导游只把团队带到山脚,让大家自由活动。其时正值午间,阳光很烈,天气很热。上午刚游了钓台,大家已感疲惫,都赖在山脚下喝茶说笑话。我仍然有持续的游玩兴致,和三两同道,一路沿着山路探索下去。

    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有一片竹海,竹子粗壮高大,有的竹竿长得很奇怪,就像一块块乌龟的背壳拼积而上。据说,这竹子就叫龟背竹。不由想到曾经在洞庭君山上惊叹于湘妃竹之泪痕。想来大自然很奇妙,同一类物种也总是生出一些变异,弄得多姿多彩,似乎要给人类不断的惊喜,也似乎暗示人们不要以定式的眼光看待万物。

    穿过竹海,空隙地有三块石头累成太师椅的形状。据说,这就是这坐山的形状,只是山面对着的是清幽婉约的富春江。

    一片开阔地,是游乐场。我们沿着山道,一路地深入。

    这山道,在峡谷的一侧,峡谷里是潺潺的溪水。路随溪转,愈翻愈奇。这山道明明是往高处去的,走起来却不吃力,反而有很多的下坡路,怀疑不是在蹬山倒是在下山。同游者笑道:“这山路可谓一大奇绝——上山如下山。”

    这山涧中有水,水很清澈。溪涧中,看到寸许的石斑雨,或疾逝如电,或悠闲曳尾。往深山一路探去,这水变得愈奇。积水的小潭,水因为深浅不一,加之青山映衬,水分五彩。那蔚蓝的格调仿佛是把那远古纯净的天空收藏于此。

    深潭里,游鱼细石,一览无余,恍如自上端透视偌大的水晶鱼缸。我看到几尾足以盈尺的大鱼在水空中静默着,似沉思似修炼。大概听到空谷之足音,便悠悠地沉入水底。但无论潜到何处那缥碧潭水依然把它曼妙的身姿凸显得清清楚楚。

    这清澈见底的一潭碧水,这美艳可人的游鱼,正以其毫不隐藏的美打动人心呢。我想那以渔猎为业的渔父若偶然至此,那猎捕之心定会被这碧水融化,而那生硬的善念更会被这曼妙无猜的游鱼所软化。碧水中游鱼每一摇曳,那富丽的鳞光闪烁明灭,直看得我心湖里的水草也跟着油油地摇曳,不能自已,似乎要整个人要瘫坐在这里了。

    啊,美啊,这水这鱼这石。突然间,我又想起吴叔庠的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那描写富春江的。但我正遗憾在富春江没有看到的情景,在这里竟然得到满足。我这时才相信吴叔庠说得不是假话。只因富春江受到人类功利的污染,那吴叔庠所惊喜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的情景才不能看到,我们反到怀疑起古人了,不觉惭愧至极。

    想来自以为是的现代人对古人的文献记述总不以为然,而总要发表一番“惊世骇俗”的高论,大概就是受限所见,而妄加揣测吧。

    大概这山“深藏闺中人不识”没有尘俗的侵染,才能保存古朴的原貌。

    一路上,上上下下地沿着溪谷愈盘愈上。满耳间“蝉则千转不穷”只是没有那“猿则百叫无绝”

    在这大奇山间,我一路欣赏,一路默诵着与朱元思书,真是奇妙的体验。

    啊,在这深山,终于找到了诗文里描写的越地山水。真不枉此行也。

    山上没有其他游客,只有我们同游的二三同道。一怕山脚同游者等得烦躁,二怕尽窥山水之妙而不留些悬念会折去福分,这才依依不舍自地原路退回。

    山脚的朋友问山上风景如何,我只说:“美不可言,妙不可说!”

    大奇山——山奇也,水美也!